饮谢氏东园

· 袁凯
谢氏池台多好春,风帘水槛不凝尘。 千钟绿酒能留客,满树黄鹂更可人。 蝶翅乍惊歌扇远,柳花轻触舞衣频。 醉余荡桨城东去,正值南湖月色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帘水槛:指窗户上挂着的帘子和水边栏杆。
  • 千钟绿酒:形容酒非常多。
  • 黄鹂:一种鸟,叫声悦耳。
  • 可人:讨人喜欢。
  • 蝶翅乍惊:蝴蝶翅膀突然惊动,形容蝴蝶飞舞的样子。
  • 歌扇:唱歌时用来遮面的扇子。
  • 柳花:柳树的花,春天开放。
  • 舞衣:跳舞时穿的衣服。
  • 荡桨:划船。
  • 南湖: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湖泊。

翻译

谢家的池台春意盎然,风帘轻拂,水槛洁净无尘。 千钟美酒足以留住宾客,满树的黄鹂鸟更是讨人喜欢。 蝴蝶翅膀轻轻扇动,仿佛被远处的歌声惊动,柳花轻触舞衣,频频起舞。 醉后划船去城东,正好遇上南湖新月当空,月色清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谢家池台的美丽景象,通过风帘、水槛、绿酒、黄鹂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蝶翅乍惊歌扇远,柳花轻触舞衣频”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动感,使画面更加生动。结尾的“醉余荡桨城东去,正值南湖月色新”则带出了诗人醉后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