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周老师九首

天赐滕公室,朝分少府钱。 束刍俱上客,渍酒尽时贤。 衮字千秋重,温纶片碣悬。 阶庭双玉树,霄汉应蝉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束刍:捆草成束,古时用以表示敬意。
  • 渍酒:浸泡酒中,古时用于祭奠或表示哀悼。
  • 衮字:指皇帝的诏书或赐字,表示尊贵和荣耀。
  • 温纶:指皇帝的诏书,温文尔雅的文辞。
  • 片碣:指石碑或石刻。
  • 双玉树:比喻优秀的子弟。
  • 蝉联:连续不断,常用来形容荣誉或地位的持续。

翻译

天赐予滕公的府邸,朝中分发的少府钱财。 捆草成束的都是尊贵的客人,浸泡酒中尽是当时的贤士。 皇帝的赐字千秋万代都显得重要,温文尔雅的诏书刻在石碑上高悬。 阶庭上站立着两位如玉树般优秀的子弟,他们的荣誉和地位在天上也将连续不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周老师的深切哀悼和高度赞扬。诗中通过“天赐滕公室”和“朝分少府钱”描绘了周老师生前的尊贵地位和朝廷的赏识。后文以“束刍俱上客”和“渍酒尽时贤”来表达对周老师逝世后,众多贤士的哀悼之情。诗的最后两句“阶庭双玉树,霄汉应蝉联”则是对周老师家族后代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先人的荣耀,继续在朝中保持显赫的地位。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师长的敬仰之情。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