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麟言凤

虎谓麟非仁,鸱言凤寡德。 麟终避虎行,凤岂争鸱食。 以兹四物怀,旁推万人臆。 慈暴本分蹄,洁污良异翼。 人境自无穷,我生何郁抑。 晨昏泛杳冥,悯默归时域。 触望有高深,随行变通塞。 坚贞未可渝,远重谁相息。 收风使浪平,引木依绳直。 素性复幽寻,翔飞仍举色。 荣吝始俱忘,坦步辞徽纆。 夙昔心所期,励此归耕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 :一种猛禽,常用来比喻凶恶的人。
  • :心意,想法。
  • 杳冥:深邃幽暗。
  • 触望:所见所感。
  • 坚贞:坚定不移的忠诚和纯洁。
  • :改变。
  • 徽纆:绳索,比喻束缚。

翻译

老虎说麒麟不仁慈,鸱鸟说凤凰缺乏德行。麒麟最终避开老虎行走,凤凰哪里会去争夺鸱鸟的食物。由此推想这四种动物的心思,可以窥见万人的想法。慈悲与残暴本来就有着不同的行为,清洁与污秽确实有着不同的翅膀。人类的世界无限广阔,我的生活为何如此压抑?从早到晚在深邃幽暗中漂泊,默默地归向时域。所见所感有高有深,随着行走而改变通达与阻塞。坚定的忠诚和纯洁不可改变,远大的志向谁能平息。收起风帆使波浪平息,引导树木依循直线的轨迹。本性再次寻求幽静,飞翔时依然展现色彩。荣耀与耻辱都已忘记,坦然地离开束缚。长久以来心中所期望的,是努力回归耕作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象征,探讨了仁德与残暴、清洁与污秽的对立,以及个人在复杂世界中的追求和选择。诗中“麟终避虎行,凤岂争鸱食”表达了高尚品质的动物不会与低劣者争斗,而是选择避开。后文则抒发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于坚持忠诚和纯洁、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于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