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林缉熙游罗浮四首宿明月寺

红泉双屐驻,碧落一宵同。 去□□□□,□□□鬓蓬。 书回谢阛阓,迹灭想崆峒。 预恐迷前路,先来访葛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ī):木底鞋,泛指鞋。
  • 碧落 (bì luò):天空。
  • 鬓蓬 (bìn péng):形容头发蓬乱。
  • 阛阓 (huán huì):古代城墙的门,这里指城市。
  • 崆峒 (kōng tóng):山名,位于今甘肃省平凉市,这里可能指遥远的地方。
  • 葛洪 (gě hóng):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士、炼丹家,这里可能指寻求指引或智慧的人。

翻译

我驻足于红泉边的双鞋,与碧空共度一夜。 离开那未知之地,头发蓬乱。 回信中谢绝了城市的喧嚣,思绪却飘向遥远的崆峒。 恐怕迷失前路,先来拜访葛洪,寻求指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献章在游历罗浮山时的所感所思。诗中,“红泉”与“碧落”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通过“鬓蓬”一词,诗人自嘲地描绘了自己的形象,透露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谢阛阓”与“想崆峒”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和对远方山水的向往。最后,诗人以“访葛洪”作为结句,暗示了在迷茫中寻求智慧与指引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