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即事

山风处处闻松花,江市日日来鱼虾。 高田一弓走猎犬,灌水几株丛老鸦。 正逢元宵市灯好,亦有杂剧村鼓挝。 野老西畴急春事,长揖县官归县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市:山中的集市。
  • 高田:地势较高的田地。
  • :古代长度单位,一弓约为五尺。
  • 猎犬:用于狩猎的狗。
  • 灌水:灌溉水源。
  • 老鸦:乌鸦。
  •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
  • 杂剧:古代的一种戏剧形式。
  • 村鼓挝:村中敲打的鼓声。
  • 野老:村中的老人。
  • 西畴:西边的田地。
  • 春事:春天的农事活动。
  • 长揖:古代的一种礼节,深深鞠躬。
  • 县官:地方官员。
  • 县衙:县官办公的地方。

翻译

山中的风随处可闻松花的香气,山市的集市上每天都有新鲜的鱼虾。地势较高的田地上,猎犬奔跑着,灌溉的水源旁有几株乌鸦聚集的树木。正值元宵节,市集上的灯火辉煌,还有杂剧和村中鼓声的伴奏。村中的老人急忙前往西边的田地忙于春耕,深深鞠躬后,县官回到了县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乡村的日常生活和节日氛围。诗中通过山风、松花、鱼虾等自然元素,以及猎犬、老鸦等生动场景,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元宵节的灯火和杂剧、鼓声,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最后,野老忙于春耕和县官的归衙,反映了乡村的勤劳和秩序。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的怀念。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