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世卿雨中

南北东西服欲连,檐头风雨夜鸣泉。 天低鄂渚衡山外,人在江门海水边。 爱酒时时同李白,论诗稍稍到庭坚。 故人解致西山凤,想脱渔蓑上画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李世卿:人名,诗人的朋友。
  • 檐头:屋檐的边缘。
  • 鄂渚: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 衡山:山名,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江门:地名,位于广东省。
  • 海水:指江门附近的海洋。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饮酒和写诗著称。
  • 庭坚:黄庭坚,宋代著名诗人,与苏轼并称“苏黄”。
  • 西山凤:比喻高雅的事物或人。
  • 渔蓑:渔夫穿的蓑衣。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翻译

四面八方似乎都连成了一片,屋檐下夜里的风雨声如同泉水叮咚。天空低垂,鄂渚和衡山似乎都远在天边,而我则身处江门的海水之畔。我像李白一样爱酒,偶尔也会像黄庭坚那样深入地讨论诗歌。我的老朋友懂得如何追求高雅,我想他会脱下渔夫的蓑衣,登上那华丽的画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诗歌的热爱。诗中“檐头风雨夜鸣泉”一句,以风雨声喻泉声,形象生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后文提到李白和黄庭坚,显示了诗人对诗歌的深厚感情和对前辈诗人的敬仰。结尾处想象朋友脱下渔蓑,登上画船,寓意着对朋友高雅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