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史:古代官名,负责记载史事和编纂史书。
- 奉命:接受命令。
- 如梁:前往梁地。
- 河梁:河上的桥梁。
- 太行:山脉名,位于今河北、山西一带。
- 汴水:古代河流名,流经今河南开封一带。
- 东邸:东方的府邸。
- 宪王:指尊贵的王。
- 洞庭:湖名,位于今湖南省。
翻译
柳树间的烟雾和槐树的朦胧接连着河上的桥梁,从树梢间可以清晰地看到太行山脉。月亮升起在山城之上,战马急速前行,雨水过后,汴水旁的荷花散发出香气。赠别的古帖来自东方的府邸,伴酒的新词出自尊贵的王。此去正是洞庭湖秋色正美的时候,烟波浩渺中,人们会谈论起袁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自然景色和情感氛围。通过“柳烟槐雾”和“月上山城”等意象,诗人巧妙地勾勒出一幅朦胧而又壮阔的画面,表达了离别的深情和对友人旅途的祝愿。诗中“太行”、“汴水”等地理名词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结尾的“洞庭秋正好”则寄托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期待。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
袁宗道的其他作品
- 《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外大父方伯公 》 —— [ 明 ] 袁宗道
- 《 夏日黄平倩邀饮崇国寺葡萄林,同江进之、丘长孺、方子公及两弟,分韵得阁字 》 —— [ 明 ] 袁宗道
- 《 王宪皋督学滇中归,阻风雪于公安,留觞二首 》 —— [ 明 ] 袁宗道
- 《 挽周老师九首 》 —— [ 明 ] 袁宗道
- 《 是日登寺楼甚幽,诸公拟借为社,遂各施买酒馀钱付僧葺窗槛,并志 》 —— [ 明 ] 袁宗道
- 《 送杨太史使淮便道省母 》 —— [ 明 ] 袁宗道
- 《 源禅游吴造沉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二 》 —— [ 明 ] 袁宗道
- 《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一 》 —— [ 明 ] 袁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