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林先生潮连馆中见寄

祖母年高令伯归,白云丹陛共沾衣。 小臣去国身多病,圣主留心日万几。 一饭未能忘补报,百年终是懒依违。 白头恐负垂髫志,记得城西就馆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林先生:指诗人的朋友林某。
  • 潮连馆: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祖母年高:指祖母年纪已大。
  • 令伯归:令伯,古代官职名,这里指作者自己。归,回家。
  • 白云丹陛:白云,指高远的天空;丹陛,古代宫殿前的红色台阶,代指朝廷。
  • 小臣:作者自谦之词。
  •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
  • 留心日万几:留心,关注;日万几,指皇帝日理万机。
  • 一饭未能忘补报:即使是一顿饭的恩惠也难以忘记回报。
  • 百年终是懒依违:依违,犹豫不决。这句话意思是,即使活到百岁,也总是犹豫不决,没有做出什么成就。
  • 白头恐负垂髫志:白头,指老年;垂髫,指童年。这句话意思是,担心到了老年辜负了童年的志向。
  • 城西就馆时:指在城西的学馆学习的时候。

翻译

我的祖母年纪已高,我这令伯也该回家了,我们共同沾湿了白云和丹陛。我这小臣离开国家,身体多病,而圣明的皇帝每天都在关注着万机。即使是一顿饭的恩惠,我也难以忘记回报,但即使活到百岁,我也总是犹豫不决,没有做出什么成就。我担心到了老年辜负了童年的志向,还记得在城西学馆学习的时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诗中,“祖母年高令伯归”一句,既表达了对祖母的牵挂,也暗示了自己的归乡之愿。“白云丹陛共沾衣”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对朝廷的眷恋。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自己的多病和皇帝的繁忙,进一步突出了自己的无奈和皇帝的辛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