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分:不分辨,不区分。
- 陶弘景:南朝时期的著名道士、医学家、文学家。
- 改火:古代习俗,每年春季要改用新火,以示新生。
- 法侣:同修佛法的朋友。
- 晨星:比喻稀少。
- 贺沼: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吼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同调:志趣相投。
- 原鸰:即鸰鸟,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翻译
不分辨陶弘景的松风,只能独自聆听。 身处异乡,同样经历着春天的改火,但同修佛法的朋友却如晨星般稀少,令人感到惆怅。 贺沼的蒲草稍显绿意,吼山的石孔青翠。 亲爱的朋友,你岂会留恋这些,因为我们志趣相投,如同原鸰一般。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袁宗道对友人陶编修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同道中人稀少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松风”、“改火”、“晨星”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情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隐喻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志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同道中人的渴望。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
袁宗道的其他作品
- 《 金人捧剑篇 》 —— [ 明 ] 袁宗道
- 《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 —— [ 明 ] 袁宗道
- 《 闻颜尚宝质卿称病有感 》 —— [ 明 ] 袁宗道
- 《 送邵芝南太史册封唐藩 》 —— [ 明 ] 袁宗道
- 《 夏日小斋杂兴 》 —— [ 明 ] 袁宗道
- 《 偶得放翁集,快读数日志喜,因效其语 》 —— [ 明 ] 袁宗道
- 《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 —— [ 明 ] 袁宗道
- 《 陶石篑寄书 》 —— [ 明 ] 袁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