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社六人各一首外大父方伯公

少年经术兼词学,中岁空门又道家。 服药前身应许逊,博闻宿世定张华。 怀中明月珠堪售,望里神仙路不赊。 只恐凤池须彩笔,难从勾漏问丹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术:指儒家的经典和学问。
  • 空门:佛教的别称,意指超脱世俗的境界。
  • 道家:指道教,中国传统的宗教之一。
  • 许逊:东晋时期的道士,以修炼成仙著称。
  • 张华:西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博学多才闻名。
  • 凤池:指朝廷,尤其是指皇帝的身边。
  • 勾漏:指道教中炼丹的地方,也指炼丹术。

翻译

少年时期精通儒家的经典和文学,中年时又深入佛教和道教的修行。 他的前世应该是像许逊那样服药成仙的人,他的博学多识则像是前世的张华。 他怀中的智慧如同明珠一样珍贵,他向往的神仙之路似乎并不遥远。 只是担心朝廷需要他的才华,难以让他离开去追求炼丹成仙的梦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人从少年到中年的学术和精神追求的转变。诗中,“经术兼词学”与“空门又道家”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主人公从儒家学问到佛教、道教的转变。后两句通过“许逊”和“张华”的典故,赞美了主人公的修行和博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主人公未来可能因才华被朝廷所用,而难以实现个人修炼成仙梦想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对学问与精神追求的复杂情感。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