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同调复同官,幽斋会二难。 交情投芥合,礼法解衣宽。 坐久炉将烬,言多杯屡寒。 明窗披易注,直作太玄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同调:指志趣相投的人。
  • 同官:在同一官署任职。
  • 幽斋:幽静的书斋。
  • 二难:指难得的聚会。
  • 投芥合:比喻志趣相投,心意相合。
  • 解衣宽:形容放松自在,不拘礼节。
  • 炉将烬:炉火快要熄灭。
  • 杯屡寒:酒杯中的酒已经冷却多次。
  • 易注:指《易经》的注解。
  • 太玄:指深奥的道理或学问。

翻译

志趣相投的同僚,在幽静的书斋中难得相聚。 我们的交情如同投芥相合,礼法在这里被放松,衣带也宽解。 久坐之下,炉火快要熄灭,言语繁多,酒杯中的酒已经冷却多次。 在明亮的窗前翻阅《易经》的注解,直觉这深奥的学问值得深入研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两位志同道合的官员在幽静的书斋中相聚的情景,通过“同调复同官”和“交情投芥合”等句,表达了他们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志趣。诗中“坐久炉将烬,言多杯屡寒”巧妙地以物喻情,暗示了他们长时间的交谈和深厚的情谊。结尾的“明窗披易注,直作太玄看”则展现了他们对学问的追求和探讨,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