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都宪赠两广乡贡举人次韵未揭晓时

· 陈繗
朝阳高出凤嘶鸣,满耳声歌彻帝京。 月桂九秋消息好,云霄万里道衢亨。 南关曙色朝天骥,上苑春光出谷莺。 况值宪台宣德教,品题嬴得重乡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阳:早晨的太阳。
  • 月桂:古代常用来象征考试成功或荣誉。
  • 九秋:指秋季的第九个月,即深秋。
  • 云霄:高空,比喻高位或远大的前程。
  • 道衢:大道,比喻人生的道路。
  • :通达,顺利。
  • 南关:指南方的关口,这里可能指考试的地点。
  • 曙色:黎明的天色。
  • 朝天骥:比喻有才能的人。
  • 上苑:皇家园林,这里比喻美好的环境或场合。
  • 出谷莺:比喻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
  • 宪台:古代官名,这里指高级官员。
  • 宣德教:宣扬道德教育。
  • 品题:评价,评定。
  • 乡评:乡里的评价。

翻译

早晨的太阳高高升起,凤凰在鸣叫,满耳都是歌声直达帝京。 深秋的月桂传来好消息,万里云霄中的大道通达无阻。 南方的关口黎明时分,有才能的人如朝天骥般奔向天际, 皇家园林中春光灿烂,有才华的人如出谷莺般脱颖而出。 何况有高级官员宣扬道德教育,评价赢得了乡里的高度赞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清晨的景象,通过“朝阳”、“月桂”等意象,传达出希望和成功的氛围。诗中“南关曙色朝天骥”和“上苑春光出谷莺”两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人才的涌现和成功。结尾提到“宪台宣德教”和“品题嬴得重乡评”,强调了道德教育和乡里评价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道德和人才选拔的重视。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