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友步原韵

· 陈繗
青青水间萍,绿绿萍间水。 萍水两相逢,江湖一团美。 自春还自秋,于沼更于沚。 到处可滋培,随时任荣萎。 忽闻波浪声,便觉金风起。 吹动楚天头,荡开越江尾。 何期萍水交,判尔参商异。 聚散无定期,往来亦常理。 矧余有生身,本自无根蒂。 生养天地间,遨游山水里。 大收满腔春,充塞浩然气。 萍水俱浮游,匏瓜那着系。 用之则流行,舍则随坎止。 奋发云水边,激昂霄汉际。 风云庆会时,日月重熙世。 郅治昭文明,又兼修武备。 英雄文武才,将相公侯位。 何事不可为,能行亦自至。 肯为游子颜,忽弃男儿志。 功业尚可图,别离那足计。 今日萍水边,分却金兰袂。 只在两仪间,何愁不相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ěn):况且。
  • 匏瓜 (páo guā):葫芦的一种,比喻漂泊不定。
  • 坎止 (kǎn zhǐ):停止,停留。
  • 霄汉 (xiāo hàn):天空极高处。
  • 郅治 (zhì zhì):至治,指极好的治理。
  • 熙世 (xī shì):太平盛世。
  • (zhāo):明显,显著。
  • 武备 (wǔ bèi):军事准备。
  • 公侯 (gōng hóu):古代的爵位,指高位。
  • 两仪 (liǎng yí):指天地,也指阴阳。

翻译

青青的水中漂浮着萍,绿绿的萍中流淌着水。 萍与水偶然相遇,共同构成了江湖的美丽。 从春到秋,它们在池塘和沼泽中流转。 无论何处都能滋养生命,随着季节变化,荣枯自如。 忽然听到波浪声,便感觉到秋风已起。 风吹动楚地的天空,荡漾在越江的尽头。 萍水之交,怎能预料到分离的命运。 聚散无常,往来也是常理。 况且我这有生命的身体,本就没有固定的根基。 生存在天地之间,游历于山水之中。 内心充满春天的气息,充满浩然正气。 萍水都漂泊不定,葫芦又怎能被系住。 用时则流动,不用则停留。 在云水边奋发,在天空极高处激昂。 风云际会之时,日月重现盛世。 治理得当,文明显著,同时加强武备。 英雄具备文武之才,将相公侯之位。 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只要努力就能达到。 怎能因为游子的面容,就放弃男儿的志向。 功业尚可追求,别离又何足挂齿。 今日在萍水边,分别了金兰之交。 只在天地之间,何愁不会再次相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萍水的比喻,表达了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的哲理。诗中,“萍水两相逢,江湖一团美”描绘了萍水相遇的偶然与美好,而“自春还自秋,于沼更于沚”则展现了生命的流转与变迁。后文通过对风云、日月、武备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盛世和英雄的向往,以及对功业的追求。最后,通过“今日萍水边,分却金兰袂”表达了离别的哀愁,但“只在两仪间,何愁不相会”又透露出对未来重逢的乐观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