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圭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座山的峰顶。
- 霁(jì):雨后天晴。
- 策马:骑马。
- 松关:松树成林的山口或关隘。
- 流泉:流动的泉水。
- 涧:山间的小溪。
- 白云长在山:山中常有白云缭绕。
- 弃置:放弃,搁置。
- 千般事:各种各样的事情。
- 来投:来到,投身。
- 半日閒(xián):半天的闲暇。
- 上方:指寺庙的高处。
- 禅榻:供僧人打坐的床榻。
- 暮钟:傍晚时分的钟声。
翻译
圭峰山雨后天晴,我骑马前往松林关隘。 流动的泉水充满了山涧,白云长久地缭绕在山间。 我放下了手头的千头万绪,来到这里享受半日的闲暇。 在寺庙的高处,禅房里床榻静谧,我坐着直到傍晚的钟声响起才离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献章在雨过天晴后,骑马前往山中寺庙的情景。诗中,“圭峰雨初霁”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地点,又通过“雨初霁”三字传达出清新宁静的氛围。“流泉忽满涧,白云长在山”进一步以自然景物来烘托出山中的宁静与超脱。后两句“弃置千般事,来投半日閒”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上方禅榻静,坐到暮钟还”则通过寺庙的静谧和暮钟的悠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