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旦旦:每天。
- 童奴:仆人。
-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指简陋的门。
- 兴移:兴致转移。
- 剡溪舫:剡溪上的船,剡溪位于今浙江省嵊州市,古代文人常在此游玩。
- 灞桥驴:灞桥上的驴,灞桥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古代文人常在此骑驴吟诗。
- 风韵:指文人的风采和诗意。
- 胜事:美好的事情。
翻译
每天都在等待,却久久不见人来,只好天天询问仆人。 雨过后,荆条编的门湿漉漉的,风一吹,树叶稀疏。 兴致转移到了剡溪上的船,诗意留在了灞桥上的驴背。 如今,谁还能继承这样的风韵,千年来的美好事情,终究是虚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旦旦问童奴”展现了诗人的焦急等待,而“雨过荆扉湿,风回树叶疏”则描绘了雨后的萧瑟景象,增添了诗中的孤寂感。后两句“兴移剡溪舫,诗在灞桥驴”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往昔文人雅集的怀念。结尾的“风韵今谁继,千年胜事虚”则是对当下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陈献章的其他作品
- 《 挽黎雪青 》 —— [ 明 ] 陈献章
- 《 海北汪廷举新作怀沙亭修古书院冷香桥于海上遣使归图并求慕竹楼记值予在病复以是诗 》 —— [ 明 ] 陈献章
- 《 武进八景为徐岭南纮作 其一 龙山春雨 》 —— [ 明 ] 陈献章
- 《 丁长官祠秋祭示里人 》 —— [ 明 ] 陈献章
- 《 病中写怀 》 —— [ 明 ] 陈献章
- 《 闻揽山近有车马之迹因赠缉熙并寄竹斋丈 》 —— [ 明 ] 陈献章
- 《 顾别驾来教民板筑复以诗见示次韵奉答 》 —— [ 明 ] 陈献章
- 《 送李世卿还嘉鱼五首一 》 —— [ 明 ] 陈献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