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萍迹:比喻行踪不定,像浮萍一样漂泊。
- 萱堂:指母亲的居所,也用来代指母亲。
- 岸痕齐剥:岸边的痕迹随着潮水的退去而显露。
- 乡书:家书,家乡来的信件。
- 海寇:海上的盗贼。
- 閒注目:静静地凝视。
翻译
三年来,我像浮萍一样漂泊在神京,这次又是一次拜别母亲后的行程。 山色渐渐暗淡,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岸边的痕迹随着潮水的退去而显露,记录着潮水的涨落。 家乡的信件迟迟未到,让我心痛欲绝,初次听说海上的盗贼,连梦中也感到惊恐。 我尝试登上北城,静静地凝视远方,只见长江水向东流去,宽阔而无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外的漂泊与对家乡的思念。诗中,“三年萍迹客神京”描绘了作者长期的流浪生活,而“一拜萱堂又此行”则透露出对母亲的深情告别。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深切挂念和对未知的恐惧。结尾的“长江东去阔无声”则以壮阔的江景,象征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