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前村之京口

四圣能知本一心,却从流俗玩升沉。 江湖胜观襟怀阔,天地穷源造化深。 青眼相看常倒屣,碧云兴感欲投簪。 人生离合非无数,送别江皋思不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圣:指古代的四位圣人,具体指哪四位有不同说法,这里泛指圣人。
  • 能知本一心:能够理解事物的根本和核心。
  •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习俗和观念。
  • 玩升沉:玩味事物的兴衰变化。
  • 江湖胜观:指在江湖中的所见所闻,比喻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经历。
  • 襟怀阔:胸怀宽广。
  • 天地穷源:探究天地的终极原理。
  • 造化深:指自然的奥妙和深邃。
  • 青眼相看:用正眼相看,表示尊重和喜爱。
  • 常倒屣:倒穿鞋,形容急忙迎接客人的样子,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
  • 碧云兴感:看到碧云而产生的感慨。
  • 欲投簪:想要抛弃官职,比喻想要隐退。
  • 江皋:江边的高地。

翻译

古代的四位圣人能够理解事物的根本和核心,而我却沉溺于世俗的兴衰变化之中。在江湖中,我见识了广阔的世界,胸怀因此变得宽广;我探究天地的终极原理,感受到自然的奥妙和深邃。你用尊重和喜爱的眼光看待我,我总是急忙迎接你的到来。看到碧云,我感慨万千,想要抛弃官职,隐退山林。人生中的离合并非偶然,站在江边的高地送别你,我的思绪难以平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离合的感慨和对自然奥妙的探索。诗中,“四圣能知本一心”展现了诗人对圣人智慧的向往,而“却从流俗玩升沉”则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沉溺。后句通过对“江湖胜观”和“天地穷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对自然奥秘的追求。结尾的“送别江皋思不禁”则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不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