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偶成录呈诸君子

桂玉关心坐寂寥,不堪风雨助萧条。 人情瞥眼云烟变,俗事丛身岁月消。 衮衮鱼龙混沧海,纷纷鸿鹄上丹霄。 苏秦行橐黄金尽,梦里神州去路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玉关心:比喻珍贵的物品或重要的事情。
  • 坐寂寥:坐着感到孤独寂寞。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经济不景气。
  • 瞥眼:一瞬间,形容时间极短。
  • 云烟变:比喻事物变化无常,如同云烟一样转瞬即逝。
  • 丛身:忙碌于琐碎的事情。
  • 岁月消:时间流逝。
  • 衮衮鱼龙:形容混杂的人群,鱼龙混杂。
  • 纷纷鸿鹄:形容高飞远翔的鸟群,比喻有志向的人。
  • 苏秦行橐: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行橐指旅行用的袋子。
  • 黄金尽:形容财富耗尽。
  • 梦里神州:指梦中回到故国,神州指中国。
  • 去路遥:指归途遥远。

翻译

我关心着那些珍贵而重要的事情,却只能孤独地坐着,感到无比寂寥,风雨更增添了周围的凄凉。人情的变化快如云烟,一瞬间就消散无踪,而琐碎的世俗事务则让岁月悄然流逝。在这混杂的人群中,鱼龙混杂,难以分辨,而那些有志向的人则纷纷高飞远翔,向着丹霄进发。就像苏秦旅行时,袋中的黄金耗尽一样,我在梦中回到故国的路途也显得那么遥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孤独的深刻感受。诗中,“桂玉关心”与“坐寂寥”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风雨、云烟、岁月等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后两句通过比喻和典故,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理想归宿的渴望,展现了元代士人复杂的心理世界。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