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嘉禾道中咏怀

旅况随秋变,閒情与世疏。 年将知命到,禄及代耕馀。 济物无良策,安心有圣书。 云山千古意,瞻望独踌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况:旅途中的景况。
  • 知命:指五十岁,古人认为五十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可以洞察天命。
  • 禄及代耕馀:禄,俸禄;代耕,指官职;馀,同“余”,剩余。这里指俸禄足以维持生活之外还有剩余。
  • 济物:帮助他人。
  • 安心:使心灵得到平静。
  • 圣书:指圣人的著作,这里可能指道家或儒家的经典。
  • 瞻望:远望。
  • 踌躇:犹豫不决,徘徊不定。

翻译

旅途中的景况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变化,闲适的心情与世事疏远。 年纪即将到达知天命的五十岁,俸禄除了维持生活还有剩余。 想要帮助他人却无良策,只能通过阅读圣人的书籍来寻求心灵的平静。 云山之间的千古意境,我独自远望,心中犹豫不决。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秋日旅途中的感慨与思考。诗中,“旅况随秋变”描绘了季节的更替带来的心境变化,“閒情与世疏”则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超脱。后句提到“年将知命到”,暗示了作者对人生阶段的深刻认识,而“禄及代耕馀”则体现了生活的安稳。诗的末尾,作者通过对云山的瞻望,表达了对未来的犹豫与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