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张仲举博士二首

· 陈镒
良马出宛城,羸垂在平陆。 踠迹鴽骀群,弥年困羁束。 圉养无深知,刍粟不满腹。 逸志忘腾骧,枥下成久伏。 一经伯乐顾,终然致天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羸垂(léi chuí):瘦弱无力。
  • 踠迹(wǎn jì):弯曲的蹄迹,比喻困顿。
  • 鴽骀(rú tái):劣马。
  • 羁束(jī shù):束缚。
  • 圉养(yǔ yǎng):饲养。
  • 刍粟(chú sù):饲料。
  • 腾骧(téng xiāng):奔腾。
  • 枥下(lì xià):马槽下,指马厩。
  • 伯乐(bó lè):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
  • 天育(tiān yù):天赐的才能。

翻译

一匹好马从宛城出走,却因瘦弱无力而在平陆上垂头丧气。它的蹄迹弯曲,与劣马为伍,多年来一直受困于束缚之中。饲养者对它不够了解,饲料也总是不足。它的雄心壮志渐渐忘记,只能在马槽下长久地伏着。但一旦得到伯乐的赏识,它最终能够展现出天赐的才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手法,将一匹良马的遭遇与人的命运相类比。诗中,良马虽然出身名门,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展现其真正的价值,直到遇到伯乐,才得以翻身。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的同情,以及对于有识之士能够发现并提拔人才的期待。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于人才识别和培养的深刻思考。

陈镒

陈镒

元处州丽水人,字伯铢。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为集名。工诗。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