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 陈镒
峄阳有孤桐,岂愿材中琴。 岁月倏以迈,坐阅霜雪深。 一朝偶制用,中存太古音。 临风试新奏,妙协鸾凤吟。 但为以心听,何事铸黄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峄阳:峄山的南面,峄山在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
  • 孤桐:孤独的桐树,桐木是制作琴的优质材料。
  • 坐阅:静静地观察。
  • 制用:制作使用。
  • 太古音:远古的音乐,指古朴、纯正的音乐。
  • 妙协:巧妙地协调。
  • 鸾凤吟:比喻美妙的音乐,鸾凤是传说中的神鸟,其鸣声悦耳。
  • 以心听:用心去聆听。
  • 铸黄金:铸造黄金,这里可能指用黄金铸造的乐器,暗示音乐的高贵与珍贵。

翻译

在峄山的南面有一棵孤独的桐树,它本不愿成为琴中的材料。岁月匆匆流逝,它静静地观察着霜雪的深厚。直到有一天,它被偶然制作成琴,琴声中保存着远古的音乐。在风中试着弹奏新曲,巧妙地协调出如同鸾凤鸣叫的美妙音乐。只要用心去聆听,何必用黄金铸造乐器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棵孤独的桐树被制成琴,并演奏出美妙音乐的故事,表达了对于音乐本质的深刻理解。诗中“峄阳有孤桐,岂愿材中琴”展现了桐树的孤独与不愿,而“岁月倏以迈,坐阅霜雪深”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桐树的静默观察。后文“一朝偶制用,中存太古音”突出了琴声的古朴与纯正,而“临风试新奏,妙协鸾凤吟”则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和谐。最后,“但为以心听,何事铸黄金”强调了音乐的价值在于用心聆听,而非外在的物质价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于音乐艺术的独特见解。

陈镒

陈镒

元处州丽水人,字伯铢。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为集名。工诗。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