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心原徵士
时清多士奋,道屈哲人嗟。
伊昔敷文治,如君实国华。
衣冠倾望族,文字撷天葩。
蓟阙驱车远,吴山倚剑斜。
诸生亲教授,前辈倍笼笯。
鹗表誊乌府,薪歌载鹿车。
苦心抱冰蘖,高兴托烟霞。
老景期如蔗,中原乱似麻。
汉官思再睹,周翣去难遮。
夜怨云巢鹤,寒啼宰树鸦。
诸公纷诔笔,贱子忝通家。
洒泪桐江上,悲风咽暮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时清:时代清明。
- 多士:众多士人。
- 道屈:道义受屈。
- 哲人:智者,贤人。
- 伊昔:从前。
- 敷文治:推广文化教育。
- 国华:国家的杰出人才。
- 衣冠:指士人。
- 天葩:天上的花朵,比喻文采非凡。
- 蓟阙:指京城。
- 吴山:泛指江南的山。
- 倚剑:比喻壮志。
- 诸生:众多学生。
- 教授:传授知识。
- 前辈:先前的学者。
- 笼笯:笼中之鸟,比喻受困。
- 鹗表:指表彰。
- 誊乌府:指朝廷。
- 薪歌:指传唱的歌谣。
- 载鹿车:指隐居生活。
- 冰蘖:比喻清苦的生活。
- 烟霞:指山水间的景色,也比喻隐居生活。
- 老景:晚年。
- 如蔗:比喻生活甜美。
- 中原:指国家中心地带。
- 乱似麻:比喻混乱不堪。
- 汉官:指汉代的官员,比喻理想中的政治清明。
- 周翣:指周代的礼器,比喻古代的礼仪文化。
- 夜怨:夜间的哀怨。
- 云巢鹤:比喻高洁的生活。
- 宰树鸦:比喻不祥之兆。
- 诔笔:写悼词的笔。
- 贱子:谦称自己。
- 忝通家:有愧于与某家相通,指自己与李心原有交情。
- 桐江:地名,指桐江河畔。
- 悲风:悲凉的风。
- 暮笳:傍晚的笳声,笳是一种乐器。
翻译
时代清明,众多士人奋发图强,但道义受屈,智者为之叹息。从前推广文化教育,像你这样的人实在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士人们都倾慕你的家族,你的文采非凡如同天上的花朵。你驱车远赴京城,壮志如剑斜倚在江南的山上。你亲自教授众多学生,先前的学者也倍感受困。你的表彰传到了朝廷,你的歌谣载着隐居生活的意境。你苦心维持清苦的生活,高远的志向寄托在山水间的景色中。晚年生活甜美,但国家中心地带却混乱不堪。你思念汉代的清明政治,周代的礼仪文化却难以挽回。夜间的哀怨如同云中的鹤,寒鸦在宰树上的啼叫是不祥之兆。众多人为你写悼词,我有愧于与你有交情。我在桐江河畔洒泪,悲凉的风中傍晚的笳声呜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李心原徵士的深切哀悼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扬。诗中,“时清多士奋”与“道屈哲人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李心原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无奈。通过“国华”、“天葩”等词,诗人赞美了李心原的才华与贡献。后文则通过描绘其生平事迹和时代背景,展现了李心原的坎坷命运和诗人对其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元代士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