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周恺子谅赋老人会诗
板舆度晴陌,綵服迎春风。
今日良宴会,慈颜和乐同。
翠翘发垂素,锦筵花缀红。
萱草春日好,柏树雪未融。
缥缈瑶池母,并集蓬莱宫。
自非有令子,世乱徒飘蓬。
于焉倘锡类,颇胜平反功。
乃知晋潘岳,閒居赋未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板舆:古代的一种车辆,这里指乘坐的车辆。
- 綵服:五彩的衣服,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翠翘:翠绿色的发饰。
- 萱草: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母爱。
- 缥缈:形容遥远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 瑶池: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常用来比喻仙境。
- 蓬莱宫:神话中的仙境,也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 令子:有才能的儿子,这里指孝顺的儿子。
- 锡类:赐予同类,这里指赐福。
- 平反功:指纠正冤屈,恢复名誉的功绩。
- 潘岳:晋代文学家,曾作《閒居赋》。
翻译
乘坐着晴朗道路上的车辆,穿着五彩缤纷的衣服迎接春风。今天是一个美好的聚会,慈祥的面容和快乐的氛围融为一体。翠绿色的发饰垂在白发上,锦绣的筵席上点缀着红花。萱草在春天里显得格外美好,柏树上的雪还未融化。遥远的瑶池中的母亲,仿佛也聚集在这仙境般的蓬莱宫中。如果不是有一个孝顺的儿子,世间的纷乱只会让人像飘蓬一样无依无靠。如果能够在这里得到赐福,那比纠正冤屈、恢复名誉的功绩还要好。因此,我们知道晋代的潘岳,他的《閒居赋》虽然工整,但并未能完全表达出这种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老人会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老人们和乐融融的聚会氛围。诗中“板舆度晴陌,綵服迎春风”描绘了出行的盛况,而“翠翘发垂素,锦筵花缀红”则进一步以色彩鲜明的画面渲染了宴会的喜庆。后文通过“萱草春日好,柏树雪未融”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入了对母爱的象征和对孝顺儿子的赞美。最后通过对潘岳《閒居赋》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和谐、孝顺美德的推崇,以及对传统文学作品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郭钰的高超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