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寒

· 郭钰
春雨暗空杂春雪,闭门十日红炉绝。寒压破衾夜悽恻,鼓角声酣千转侧。 苦竹萧萧茅屋欹,悬崖磔磔啼猿切。苍桧拂风不自支,碧桃醉晓何由得。 吞声强起添牛衣,接迹不如投蚁穴。立登霄汉奋长策,死填沟壑抱奇节。 奈何贫病相驱迫,少壮几时头欲白。更阑山鬼瞰孤灯,火攻水战骨如折。 邻曲寻常疏往还,妻孥劬瘁忘梳栉。谬算平生坐不耕,时危况复山河窄。 汗马白丁树功勋,儒冠俯仰无颜色。读书忍作公孙谀,种菊愿依陶令宅。 志士百年慎语默,谁云出处轻如叶。每想淮阴酬汉恩,但欲功名垂竹帛。 国士从来不易知,解衣推食宁为德。悠悠今古谁知心,慷慨高歌唾壶缺。 君不见冻雀纥干栖一枝,彩凤昆丘翻六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闭门十日红炉绝:红炉,指火炉。绝,熄灭。
  • 寒压破衾夜悽恻:破衾,破旧的被子。悽恻,悲伤。
  • 鼓角声酣千转侧:鼓角,古代军中乐器,此处指战鼓和号角声。酣,激烈。
  • 苦竹萧萧茅屋欹:萧萧,形容风吹竹子的声音。欹,倾斜。
  • 悬崖磔磔啼猿切:磔磔,形容猿猴的叫声。切,急迫。
  • 苍桧拂风不自支:苍桧,指老松树。不自支,不能自持。
  • 碧桃醉晓何由得:碧桃,指桃花。醉晓,指桃花在早晨的露水中显得更加娇艳。
  • 吞声强起添牛衣:吞声,忍住哭泣。牛衣,粗糙的衣服,比喻贫寒。
  • 接迹不如投蚁穴:接迹,追随。投蚁穴,比喻地位低下。
  • 立登霄汉奋长策:霄汉,天空。奋长策,施展宏伟的计划。
  • 死填沟壑抱奇节:沟壑,山沟。抱奇节,坚守高尚的节操。
  • 更阑山鬼瞰孤灯:更阑,夜深。山鬼,山中的鬼怪。瞰,俯视。
  • 火攻水战骨如折:火攻水战,比喻激烈的战斗。骨如折,形容极度痛苦。
  • 邻曲寻常疏往还:邻曲,邻居。疏往还,交往稀少。
  • 妻孥劬瘁忘梳栉:妻孥,妻子和儿女。劬瘁,劳累。梳栉,梳头。
  • 谬算平生坐不耕:谬算,错误的计划。坐不耕,指不务农事。
  • 汗马白丁树功勋:汗马,指战马。白丁,无官职的平民。树功勋,建立功绩。
  • 儒冠俯仰无颜色:儒冠,指读书人。俯仰,指一举一动。无颜色,没有光彩。
  • 读书忍作公孙谀:公孙谀,指阿谀奉承。
  • 种菊愿依陶令宅:陶令宅,指陶渊明的家,比喻隐居生活。
  • 志士百年慎语默:慎语默,谨慎言辞。
  • 谁云出处轻如叶:出处,指出仕或隐居。轻如叶,比喻轻率。
  • 每想淮阴酬汉恩:淮阴,指韩信。酬汉恩,报答汉朝的恩情。
  • 但欲功名垂竹帛:垂竹帛,指名垂青史。
  • 国士从来不易知: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不易知,不容易被人了解。
  • 解衣推食宁为德:解衣推食,比喻慷慨助人。宁为德,宁愿以此为德行。
  • 慷慨高歌唾壶缺:唾壶缺,比喻豪放不羁。
  • 冻雀纥干栖一枝:冻雀,受冻的鸟。纥干,干枯。栖一枝,比喻生活艰难。
  • 彩凤昆丘翻六翮:彩凤,美丽的凤凰。昆丘,昆仑山。翻六翮,形容凤凰飞翔的姿态。

翻译

春雨与春雪交织,使得火炉熄灭,我闭门不出已有十日。寒冷压迫着破旧的被子,夜晚感到无比悲伤,战鼓和号角声在耳边激烈回响。苦竹在风中摇曳,茅屋倾斜,悬崖上的猿猴急迫地啼叫。老松树在风中摇摆不定,桃花在晨露中显得更加娇艳,但如何能得到这样的美景呢?我忍住哭泣,勉强起身穿上粗糙的衣服,感觉自己连追随蚂蚁的穴都不如。我立志要飞上天空,施展宏伟的计划,即使死去也要坚守高尚的节操。然而贫穷和疾病迫使我,年轻力壮的时光转瞬即逝,头发即将变白。夜深人静时,山中的鬼怪俯视着孤灯,我感到极度痛苦,仿佛经历了激烈的战斗。与邻居的交往稀少,妻子和儿女劳累到忘记梳头。我一生错误地计划,不务农事,时局危急,山河狭窄。战马和无官职的平民都建立了功绩,而我这个读书人却显得黯淡无光。我宁愿忍受阿谀奉承,也愿意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种菊。有志之士应该谨慎言辞,谁说选择出仕或隐居是轻率的决定。我常常想起韩信报答汉朝的恩情,只希望我的功名能够名垂青史。国家的杰出人才从来不容易被人了解,我宁愿慷慨助人,以此为德行。古今谁能真正理解我的心,我只能慷慨高歌,豪放不羁。你看那受冻的鸟栖息在一枝干枯的树枝上,而美丽的凤凰在昆仑山上展翅飞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春夜中的孤独与悲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如春雨、春雪、苦竹、悬崖猿啼等,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凄凉的氛围。诗中,作者表达了对贫困和疾病的无奈,以及对功名和理想的渴望。通过对立志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坚持。最后,通过对冻雀和彩凤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艰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