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宿元符宫

· 陈镒
天风送客到茅山,山叠千重路百盘。 松下石碑留玉篆,竹边药灶餋金丹。 声沈万籁乾坤静,气肃九霄风露寒。 乞取鼎馀换凡骨,好随仙侣蹑飞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风:自然界的风。
  •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
  • 玉篆:指刻有篆文的玉石,这里指石碑上的文字。
  • 药灶:炼丹用的炉灶。
  • (juàn):同“卷”,这里指炼制。
  • 金丹:道教中指炼制的长生不老药。
  • 万籁:指各种声音。
  • 乾坤:天地。
  • 九霄:天空极高处。
  • 鼎馀:鼎中的剩余物,这里指炼丹后的残留物。
  • 凡骨:凡人的身体。
  • 仙侣:仙人或修道者的伴侣。
  • 蹑飞鸾:骑着飞翔的鸾鸟,指成仙飞升。

翻译

天风送我来到茅山,山峦叠嶂,道路曲折百转。松树下的石碑刻着玉篆文,竹林边的药灶正在炼制金丹。万籁俱寂,天地间一片宁静,九霄之上风露寒冷,气氛肃穆。我希望能从鼎中取得剩余的仙药,换取凡人的身体,好随着仙侣一起骑着飞鸾升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陈镒在茅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天风”、“茅山”、“玉篆”、“金丹”等词汇,构建了一个充满道教色彩的神秘世界。诗中“声沈万籁乾坤静,气肃九霄风露寒”一句,以声静气寒的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越。结尾的“乞取鼎馀换凡骨,好随仙侣蹑飞鸾”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成仙的愿望,展现了其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情怀。

陈镒

陈镒

元处州丽水人,字伯铢。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为集名。工诗。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