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林叔大都事韵四首其一

· 张昱
春来长是误佳期,鸩鸟雄鸠不可私。 错认樱桃悬蟢子,悔将衫袖染鹅儿。 烧残蜡烛浑成泪,折断莲茎却是丝。 辜负绿窗闲岁月,只教杨柳妒腰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鸩(zhèn)鸟:传说中的一种毒鸟,用其羽毛泡酒,饮之即死。
  • 雄鸠:雄性的鸠鸟,这里可能指斑鸠,常用来比喻不专一的男子。
  • 蟢子:一种小蜘蛛,古人认为见到蟢子是吉兆。
  • 樱桃:这里比喻女子红润的嘴唇。
  • 衫袖:衣袖。
  • 鹅儿:小鹅,这里比喻年轻女子。
  • 烧残蜡烛:比喻残余的爱情或生命。
  • 浑成泪:形容蜡烛燃烧后滴下的蜡油,比喻泪水。
  • 莲茎:莲花的茎,常用来比喻爱情或心意。
  • 却是丝:指莲茎折断后,里面的丝状物,比喻心意不断。
  • 绿窗:指女子居室。
  • 杨柳:比喻女子柔软的腰肢。

翻译

春天来了,却总是错过美好的时光, 鸩鸟和雄鸠,不可私自相恋。 错误地将樱桃挂在蟢子身上, 后悔让衣袖染上了鹅儿的颜色。 烧残的蜡烛,化作滴滴泪珠, 折断的莲茎,里面却是连绵的丝。 辜负了绿窗下悠闲的岁月, 只让杨柳嫉妒我柔软的腰肢。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日为背景,通过寓言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诗中“鸩鸟雄鸠不可私”暗示了爱情的危险与不可得,“错认樱桃悬蟢子”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误会与悔恨。后两句通过对蜡烛和莲茎的描写,抒发了女子对逝去爱情的哀愁与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