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裒然(póu rán):聚集的样子。
- 缝掖:古代儒生的服饰。
- 垂绅:下垂的绅带,绅带是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
- 怒嗔(chēn):愤怒,生气。
- 木铎(duó):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用的木舌大铃,比喻宣扬教化的人。
- 摛词(chī cí):铺陈辞藻,指写作。
- 玉堂人:指文学才子。
- 帙(zhì):书套,书函。
- 修竹:长竹,高竹。
- 比邻:近邻。
- 长裾(jū):长衣的前襟。
翻译
他穿着聚集的儒生服饰,绅带下垂,见客时从不曾有愤怒或生气的表情。 讲道时,他像是宣扬教化的木铎,写作时,他的辞藻铺陈,真似文学才子。 他拥有许多旧书,书套整齐,先贤的文集俱全,高竹千竿,成为他的近邻。 每当百花盛开的时节到来,他总是穿着长衣的前襟,独自陶醉在小园的春光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儒雅学者的形象,他穿着传统的儒生服饰,举止文雅,待人接物温和有礼。诗中通过“木铎者”和“玉堂人”的比喻,赞美了他在讲学和文学创作方面的才华。同时,诗中提到的“旧书几帙”和“修竹千竿”,不仅展现了他的学识渊博,也体现了他清雅的生活环境。最后,诗人以“长裾自醉小园春”作结,形象地描绘了学者在春日里独自享受自然美景的情景,表达了对学者高尚情操和学识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