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过长安镇王山人

· 张昱
因过王生忘坐久,阶前花有白鸡冠。 草堂出酒生新敬,雪壁题诗寄此观。 肯谓陶潜逢九日,却如李白醉长安。 老夫遍赏东篱菊,摇落群芳正耐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
  • :拜访。
  • 长安镇: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王山人:姓王的隐士。
  • 坐久:久坐。
  • 白鸡冠:一种花的名称,此处指白色的鸡冠花。
  • 草堂:隐士或文人雅士的居所。
  • 生新敬:产生新的敬意。
  • 雪壁题诗:在雪白的墙壁上题写诗句。
  • 寄此观:寄托于此景。
  • 肯谓:岂能说。
  • 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以隐居田园著称。
  • 逢九日:遇到重阳节。
  • 却如:反而像。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著称。
  • 醉长安:在长安醉酒。
  • 老夫:诗人自称。
  • 遍赏:一一欣赏。
  • 东篱菊:东边的篱笆旁的菊花,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
  • 摇落:摇曳落下。
  • 群芳:各种花。
  • 正耐看:正好看。

翻译

因为拜访王生而久坐,阶前的花儿是白色的鸡冠花。 在草堂中拿出酒来,我对王生又产生了新的敬意,雪白的墙壁上题写着诗句,寄托于此景。 怎能说陶潜遇到了重阳节,反而像是李白在长安醉酒。 我一一欣赏着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们摇曳落下,在群花中显得格外好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拜访隐士王生的情景,通过花、酒、诗等元素,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雅致与诗意。诗中“白鸡冠”、“雪壁题诗”等意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王生的敬意。末句以菊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