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晴过谌塘

· 郭钰
布袍稍觉晓寒轻,晴色偏饶双眼明。 山径黄泥攒虎迹,寺门苍树挂猿声。 重来谁与同心胆,老去惟思避姓名。 枯柳桥西曾识面,独回青眼远相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谌塘: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布袍:用布料制成的袍子,指简单的衣物。
  • (cuán):聚集。
  • 虎迹:老虎的足迹。
  • 挂猿声:猿猴的叫声仿佛挂在树上。
  • 同心胆: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避姓名:隐姓埋名,避免被人知晓。
  • 青眼:指对人喜爱或重视(青眼相对于白眼,后者表示轻视)。

翻译

穿着布袍,我感觉到清晨的寒意稍减,晴朗的天空让我的双眼感到格外明亮。山间小路上,黄泥中聚集着老虎的足迹,寺庙门口的苍树上,猿猴的叫声仿佛挂在枝头。再次来到这里,我不禁思考谁与我志同道合,年岁渐长,我只想隐姓埋名。在那座枯柳桥西,我曾与你相识,如今我独自回首,用我珍视的目光远远地迎接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晴朗的一天漫步山间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山径黄泥攒虎迹,寺门苍树挂猿声”,展现了山林的原始与生机。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情怀。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