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鄮山汪彦通

忆昔少小同闾里,廿年东西若流水。 子能掉古侯王门,我得晨昏致亲喜。 是时世道多暌乖,风尘澒洞连两淮。 官军对垒苦死战,守令治剧愁颠崖。 参政旌旗控三岭,子策端能复侵境。 不谋驷马印累累,坐取一官甘独冷。 鄮山宛在水中央,过桥琴佩春风长。 诸生堂下稍罗列,两供俱阙同荒凉。 三倚秋亭弄云月,坐上青毡又思彻。 故家只住湖西头,蹋破门前三尺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鄮山:地名,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闾里:古代的居民组织单位,这里指同乡。
  • 澒洞:hòng dòng,连续不断的样子。
  • 参政:官名,参与政务的官员。
  • 驷马:古代四匹马拉的车,象征高官显贵。
  • 累累:形容多。
  • 三倚秋亭:地名或建筑名,具体位置不详。
  • 青毡:指家传的旧物,比喻家业或旧业。

翻译

回忆起年少时与你同乡的日子,二十年间我们各奔东西,如同流水一般。你能够出入古代王侯的门庭,而我则日夜侍奉双亲,感到欢喜。那时世道多舛,风尘连绵不断,波及两淮地区。官军与敌对垒,苦战不休,守令治理繁剧,愁苦至极。参政掌握着三岭的军权,你的策略本可以收复失地。但你却不谋求高官厚禄,宁愿独自享受清冷的官职。鄮山宛如水中的一块宝地,过桥时琴声与佩饰在春风中悠扬。学堂下的诸生稍显罗列,但两供俱缺,显得荒凉。在三倚秋亭中赏月,坐上青毡又想起家业。你家住在湖西头,门前积雪深厚,我踏破雪地来访。

赏析

这首作品回忆了与同乡汪彦通少时的情谊和各自的人生轨迹。诗中,“廿年东西若流水”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逝与人生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汪彦通的仕途与自己的家庭生活,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选择清冷官职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和旧日时光的怀念。诗的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