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灞桥风雪图
长安雨雪大如瓮,马蹄晓蹴东华冻。长安雨雪大如掌,磔磔商车竞来往。
先生名利两不干,骑驴底事冲风寒。风髯猎猎雪种种,三尺蹇驴僵不动。
自知清骨为诗瘦,不道玉山和雪耸。君不见长安有客似龟缩,梦魂不到山阴曲。
陶家风味党家奢,煮茗烹羔总庸俗。清标何似襄阳老,一片襟怀自倾倒。
只因灞桥觅诗忙,非是长安被花恼。豪吟往往凌鲍谢,长才靡靡压郊岛。
载披毫素眼生花,悲吒无端动清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瓮 (wèng):一种大的陶制容器。
- 蹴 (cù):踢,踏。
- 磔磔 (zhé zhé):形容车辆行驶的声音。
- 商车:商人的车辆。
- 底事:何事,为何。
- 风髯猎猎:形容风很大,吹得胡须飘动。
- 雪种种:形容雪下得很大。
- 蹇驴 (jiǎn lǘ):跛脚的驴子。
- 清骨:清高的气质。
- 玉山:比喻人的身体或气质。
- 山阴曲:山阴,地名,曲指曲折的小路。
- 陶家风味:指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
- 党家奢:指奢侈的生活方式。
- 清标:清高的标准。
- 襟怀:胸怀,心胸。
- 倾倒:佩服,倾慕。
- 鲍谢:鲍照和谢灵运,两位著名的古代诗人。
- 郊岛:指郊外的岛屿,这里可能指偏远的地方。
- 毫素:毛笔和白纸,指书写工具。
- 悲吒 (zhà):悲伤的呼喊。
- 清昊 (hào):晴朗的天空。
翻译
长安的雨雪大得像瓮一样,马蹄在清晨踏破了东华门的冰冻。长安的雨雪大得像手掌,车辆磔磔地竞相来往。 先生您名利两不沾,为何要骑驴冲风冒寒?风大得吹得胡须飘动,雪下得很大,三尺高的跛脚驴子僵硬不动。 自知清高的气质因诗而瘦,不料玉山般的身体和雪一同耸立。君不见长安有客人像龟一样缩着,梦魂无法到达山阴的曲折小路。 陶渊明式的田园风味与奢侈的党家生活相比,煮茗烹羔总是显得庸俗。清高的标准何以比得上襄阳的老者,一片胸怀自是令人倾倒。 只因在灞桥忙于觅诗,并非因为长安被花所恼。豪放的吟咏往往超越鲍照和谢灵运,长才压倒郊外的岛屿。 披阅毛笔和白纸,眼花缭乱,悲吒无端,动摇了晴朗的天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长安冬日的严寒景象,通过对比先生的清高与世俗的奢华,表达了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雨雪大如瓮”、“风髯猎猎”等,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同时,通过对先生与长安客人的对比,突出了先生超脱世俗、追求艺术的精神风貌。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