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同松阳诸友游东皋过逍遥宫分韵得草字

· 陈镒
葛中野服偕诗老,步出东皋散怀抱。 寻幽更到逍遥宫,坐我澄轩净如扫。 山寒石窦云起迟,地迥松林鹤归早。 何时重约黄冠师,直上灵岩拾瑶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葛中野服:穿着葛布制成的便服。葛,一种植物,其纤维可织布。
  • :同,与。
  • 东皋:东边的田野或高地,常用来指隐居或游玩的地方。
  • 散怀抱:放松心情,抒发情感。
  •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 逍遥宫:此处可能指一处道观或供人休闲的场所。
  • 澄轩:清澈明亮的轩廊或房间。
  • 山寒:山中气候寒冷。
  • 石窦:山石中的洞穴。
  • 云起迟:云雾升起得慢。
  • 地迥:地势高远。
  • 松林鹤归早:松林中的鹤早早归巢。
  • 黄冠师:道士,因道士常戴黄冠而得名。
  • 灵岩:灵秀的山岩,常指风景秀丽的地方。
  • 拾瑶草:采集仙草,瑶草常指传说中的仙草。

翻译

穿着葛布便服,与几位诗人朋友一同前往东边的田野,走出那里放松心情。我们寻找幽静之地,最终来到了逍遥宫,坐在清澈明亮的轩廊中,四周洁净如洗。山中气候寒冷,石洞中的云雾升起得慢,地势高远的松林里,鹤儿早早归巢。不知何时能再约上道士,直接登上灵秀的山岩,去采集那些传说中的仙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历山野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渴望。诗中“葛中野服”、“东皋”、“逍遥宫”等词语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画面。末句“直上灵岩拾瑶草”更是寄托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梦想。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陈镒对自然与自由的深刻感悟。

陈镒

陈镒

元处州丽水人,字伯铢。尝官松阳教授。后筑室午溪上,榜曰菉猗,因以午溪为集名。工诗。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