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歙 (shè):地名,今安徽省歙县。
- 罕代:稀少,不常见。
- 雄新:雄壮而新奇。
- 涨海:指大海。
- 夷夏:指少数民族与汉族。
- 洞深:深邃的洞穴。
- 屋垒:房屋堆积。
- 层厓 (yá):层叠的山崖。
- 泷 (lóng):急流。
- 桂蠹 (dù):桂树上的虫子。
- 瘴茅:生长在瘴气中的茅草。
- 沙虫:沙滩上的小虫。
- 蛮荒:偏远未开化的地方。
翻译
越鸟的巢筑在南方的海东,那地方兼有夷族和汉族的雄壮气息。 深邃的洞穴和层叠的山崖上房屋堆积,急流险滩中船只在乱石间穿行。 春天的湿气孕育着桂树上的虫子,瘴气中的茅草经雨后沙虫纷纷落下。 做官最怕去到那些蛮荒之地,羡慕你归来后面色更加红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汪希仲从雄新二州归来的情景,通过对比蛮荒之地的险恶与归来的喜悦,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欣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涨海”、“洞深”、“泷险”等,展现了边疆地区的独特风貌。末句“羡子归来面更红”以友人面色的红润象征其安康,含蓄而富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