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杂咏

客鬓刁骚色渐皤,臣心澄澈净无波。 诗书事业收功晚,凿枘情怀触讳多。 委吏深惭鞭算手,家人谩赋扊扅歌。 悠悠穷达皆天定,尘扑征衫奈俗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客鬓刁骚:指客人的头发凌乱,刁骚(diāo sāo),形容头发凌乱。
  • 色渐皤:脸色逐渐变得苍白,皤(pó),苍白。
  • 臣心澄澈:指臣子的心思清澈透明。
  • 凿枘情怀:比喻心意坚定,不轻易改变,凿枘(zuò ruì),原指榫卯结构,这里比喻坚定。
  • 触讳多:触犯忌讳的事情多。
  • 委吏:指低级官员。
  • 鞭算手:指用鞭子计算的手,比喻辛苦劳作。
  • 家人谩赋扊扅歌:家人随意地唱着扊扅歌,谩(màn),随意,扊扅(yǎn yí),古代的一种乐器。
  • 悠悠穷达:指人生的贫富、成败。
  • 尘扑征衫:征衫上沾满了尘土,形容旅途的艰辛。

翻译

客人的头发凌乱,脸色逐渐苍白,我的心却清澈如水,波澜不惊。 诗书的事业收获晚了,我的心意坚定,却常触犯忌讳。 我深感惭愧,作为一个低级官员,只能辛苦劳作,家人随意地唱着扊扅歌。 人生的贫富成败都是天定的,我的征衫上沾满了尘土,又能如何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诗中,“客鬓刁骚色渐皤”与“臣心澄澈净无波”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外在的衰老与疲惫,后者则展现了内心的清澈与坚定。后两句“诗书事业收功晚,凿枘情怀触讳多”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事业晚成的无奈和对坚持原则的执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坚守本心的情怀。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