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白霫道中偶成录寄朱叔茂郎中叚惟德鲁子翚二都司仍希于张白高参议郭干卿治书与两司幕长及按敦郎中邢孟直诸公处以区区薄况达之

槲叶萧萧朔吹寒,山行病瘦怯衣单。 驰驱一带滦江险,彷佛重经蜀道难。 旅邸僦床虽自愧,绣衣持斧要同看。 穷途恰值书云节,秫酒糠灯语夜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霫(xí):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 道中:途中。
  • 偶成:偶然作成。
  • 录寄:记录并寄出。
  • 郎中: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代的部长或高级官员。
  • 都司:古代官职名,负责军事。
  • 治书:处理文书的官职。
  • 幕长:幕府中的高级官员。
  • 按敦:按察使,负责司法的官员。
  • 病瘦:因病而瘦弱。
  • 驰驱:快速行进。
  • 滦江: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
  • 蜀道:古代通往四川的艰险道路。
  • 旅邸(dǐ):旅店。
  • (jiù):租赁。
  • 绣衣:指官员的服饰。
  • 持斧:持权杖,象征权力。
  • 穷途:困境,绝路。
  • 书云节:冬至日的别称。
  • 秫酒:用高粱酿的酒。
  • 糠灯:用糠做燃料的灯。
  • 夜阑:夜深。

翻译

槲叶在寒风中萧萧作响,北方的风寒冷刺骨,我在山中行走,因病而显得瘦弱,担心衣服单薄。我快速穿越险峻的滦江,仿佛又经历了蜀道的艰难。虽然住在旅店中感到自愧不如,但与穿着绣衣、手持权杖的官员们一同观看,也是一种荣耀。在困境中恰逢冬至日,我与朋友们共饮高粱酒,用糠灯照明,夜深人静时交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冬至日白霫道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槲叶萧萧朔吹寒”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北方的严寒和旅途的艰辛。后文通过“驰驱一带滦江险,彷佛重经蜀道难”表达了旅途的艰险,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诗的结尾部分,通过“旅邸僦床虽自愧,绣衣持斧要同看”展现了作者与官员们的交往,以及在困境中与朋友共度时光的温馨场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坚韧,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