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孟端画竹

· 王洪
王郎昔年爱画竹,兴至不须求者促。 清湘淇澳入壮怀,白昼云雷起平陆。 鹓鸾冥冥晓垂翅,佩玦落落锵鸣玉。 建章朝回凤池静,几掷霜毫自扪腹。 祗今此图尤绝奇,萧然独立清秋姿。 长江水深沧溟阔,几时斫得珊瑚枝。 绿窗坐对清昼迟,凉风吹香入砚池。 乃知好手不可得,凡画纷纷徒尔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湘:清澈的湘江。
  • 淇澳:淇水和澳水,古代两条河流的名称。
  • 鹓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比喻高贵的人物。
  • 佩玦:古代的一种玉佩,形状像半个环。
  • 建章:古代宫殿名,这里指宫廷。
  • 霜毫:指毛笔。
  • 扪腹:抚摸腹部,表示思考或满足。
  • :砍、削。
  • 珊瑚枝:珊瑚的枝状部分,比喻珍贵之物。
  • 砚池:砚台中的水池,用来磨墨。

翻译

王郎当年喜爱画竹,兴致来了不需要别人催促。清澈的湘江和淇澳水流入壮阔的胸怀,白日里云雷在平地上起舞。神鸟鹓鸾在晨曦中垂翅,佩玦清脆如鸣玉。宫廷朝回,凤池静谧,几度挥毫自得其乐。如今这幅画尤为奇绝,萧然独立,清秋之姿。长江水深,沧海辽阔,何时能砍得珊瑚枝。绿窗下坐着,白昼迟缓,凉风吹香入砚池。深知好手难得,凡画纷纷,不过是徒劳。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王郎画竹的高超技艺和画作的非凡意境。诗中通过“清湘淇澳”、“鹓鸾冥冥”等意象,描绘了画竹的壮阔背景和高贵气质。后文通过对画作的直接描述,展现了其独立清秋的姿态和深远意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王郎画技的钦佩,认为其画作非同凡响,远超一般画家。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王郎画竹的艺术魅力。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