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竺度岭至五云寺询莲池上座不遇

龙宫临水国,鸟道入云萝。 野旷江湖迥,松深风雨多。 息心依净域,疲足僵眠窝。 遥忆东林社,攒眉未易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竺:古印度别称,此处指佛教圣地。
  • 五云寺:寺庙名,具体位置不详。
  • 莲池上座:指寺庙中的高僧。
  • 龙宫:神话中龙王的宫殿,此处比喻水边的寺庙。
  • 水国:水乡,多水的地方。
  • 鸟道:形容山路险峻,只有鸟才能飞过。
  • 云萝:云雾缭绕的藤萝,形容山高路险。
  • 野旷:原野空旷。
  • 江湖迥:江湖遥远。
  • 松深:松林深处。
  • 风雨多:经常有风雨。
  • 息心:放下世俗的烦恼。
  • 净域:清净的地方,指寺庙。
  • 疲足:疲倦的脚步。
  • 僵眠窝:形容非常疲倦,只想躺下休息。
  • 东林社:东晋时期的一个佛教社团,此处泛指佛教团体。
  • 攒眉:皱眉,表示忧虑或不满。

翻译

从天竺越过山岭,来到五云寺,询问莲池上座却未遇见。 寺庙如龙宫般临水而建,山路险峻如鸟道,穿过云雾缭绕的藤萝。 原野空旷,江湖显得遥远,松林深处风雨频繁。 放下世俗烦恼,依偎在清净的寺庙,疲倦的脚步只想躺下休息。 遥想东林社的情景,皱眉未曾轻易过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天竺到五云寺的旅途经历,以及对莲池上座未遇的遗憾。诗中运用了“龙宫”、“鸟道”、“云萝”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寺庙的幽静与山路的险峻。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放下世俗、寻求心灵净土的愿望,以及对佛教社团的向往和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