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驾功德寺陪李大司寇于徐二学士登西山对月三首
扈跸乘高爽气浮,湖山清胜远凝眸。
行宫夜度燕关月,辇路风回汉苑秋。
扇影屯云随御仗,炉烟散彩傍宸游。
虞巡到处覃休泽,睿赏时闻遍比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扈驾:随从帝王的车驾。
- 功德寺:寺庙名,可能指供奉有功德的寺庙。
- 李大司寇:李姓的司寇,司寇是古代官职,掌管刑狱。
- 徐二学士:徐姓的两位学士,学士是古代官职,负责文学、历史等事务。
- 西山:山名,可能指某地的西边山脉。
- 扈跸:随从帝王的车驾。
- 行宫: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殿。
- 燕关:关隘名,可能指位于燕地的关隘。
- 辇路:帝王车驾行经的道路。
- 汉苑:汉代的皇家园林。
- 御仗:帝王出行的仪仗。
- 宸游:帝王出游。
- 虞巡:古代帝王巡视四方。
- 覃休泽:广泛施予恩泽。
- 睿赏:明智的赏赐。
- 比丘:佛教中的出家僧人。
翻译
随从帝王的车驾来到高爽的湖山之间,远望景色清幽,令人凝眸。 在行宫的夜晚,我们一同观赏燕关上升起的明月,辇路上的风似乎带来了汉苑的秋意。 扇影聚集着云朵,随着御仗移动,炉烟散发出光彩,伴随着帝王的游赏。 帝王巡视四方,广泛施予恩泽,明智的赏赐时常传遍给比丘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随从帝王出游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燕关月”、“汉苑秋”,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庄重的氛围。同时,通过对帝王巡视和赏赐的描写,表达了对帝王恩泽的赞美和对佛教僧人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对帝王巡游的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