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韩太史使朝鲜二首

寰宇天开万历辰,殊方建节借词臣。 箕封异代恩光旧,汉诏重熙景命新。 辽海月明秋出塞,鸭江星动夜通津。 波平到处惊相讯,为报中朝有圣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寰宇:整个宇宙,此指天下。
  • 万历辰:指明朝万历年间的时辰,即万历时期。
  • 殊方:异域,指朝鲜。
  • 建节:古代使者出使时所持的符节,此指使者的使命。
  • 借词臣:指派遣文官出使。
  • 箕封:指古代朝鲜半岛的箕子封地,此指朝鲜。
  • 恩光:恩泽的光辉。
  • 汉诏:指中国皇帝的诏书。
  • 重熙:重新的光明,此指新的恩典。
  • 景命:天命,指皇帝的命令。
  • 辽海:指辽东半岛附近的海域。
  • 鸭江:即鸭绿江,中朝边界的一条江。
  • 通津:通航的渡口。
  • 中朝:指中国和朝鲜。

翻译

在这万历年间的盛世,天下太平,异域的朝鲜迎来了持节的使臣。 箕子封地的恩泽依旧,汉朝的诏书带来了新的光明和使命。 辽海之上,秋日里月亮高挂,使臣出塞;鸭绿江边,星光闪烁,夜晚的渡口繁忙。 无论波涛平静之处,人们都惊讶地相互询问,因为得知中朝两国都有圣明的君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万历年间,一位文官出使朝鲜的情景。诗中通过“寰宇天开万历辰”展现了当时的盛世景象,而“殊方建节借词臣”则点明了使者的身份和使命。后联通过“辽海”、“鸭江”等具体地理元素,勾勒出一幅使臣出行的壮阔画面,同时“为报中朝有圣人”一句,表达了对两国君主的赞美和对和平交流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外交使节的庄严使命,也体现了对和平与友好的向往。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