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王
无忧王,昔作童子戏。抟沙奉世尊,遂登铁轮位。以此夙因皮肉粗,宫中为欢不成娱,三千娇女并就屠。
拔将蔑戾车,生主阿鼻狱。镬汤与火床,碓剉诸业毒。
但入不得出,入者已非一。不独祸平人行复,赚王入烹烧恶狱。
主刬平,生阿鼻。昔作无厌杀,今作无厌施。发取八万四千佛舍利,立造八万四千窣堵波。
一夜役鬼神,为我分置娑婆。九十六千亿黄金,不如当时一掬沙。
金器银器及铜瓦,不如最后半诃摩。勒果摩登伽鸯崛摩,一念回向成阿罗。
福德可似人王多,倘不蚤悔将奈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忧王:指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他在佛教传说中被称为无忧王。
- 抟沙:用手捏沙子。
- 世尊:佛教中对佛陀的尊称。
- 铁轮位:指王位。
- 夙因:前世的因缘。
- 皮肉粗:指身体粗糙,不细腻。
- 蔑戾车:佛教中的恶鬼。
- 阿鼻狱:佛教中的无间地狱,最深层的地狱。
- 镬汤:煮沸的油锅。
- 火床:燃烧的床。
- 碓剉:用杵臼捣碎。
- 业毒:因恶业而受的苦。
- 平人:普通人。
- 赚王:欺骗王。
- 主刬平:指阿育王后来皈依佛教,推行和平政策。
- 无厌杀:无休止的杀戮。
- 无厌施:无休止的施舍。
- 窣堵波:佛塔。
- 娑婆:指人间世界。
- 诃摩:一种药物。
- 勒果摩登伽鸯崛摩:佛教中的故事人物。
- 回向:佛教中将功德转给他人。
- 阿罗:阿罗汉,佛教中的圣者。
- 人王:指国王。
- 蚤悔:及早悔改。
翻译
无忧王,昔日还是个小孩时,曾用手捏沙子供奉佛陀,因此得到铁轮王位。由于这个前世的因缘,他的身体粗糙,宫中的欢乐也无法让他感到满足,三千美女都被他屠杀。
他将恶鬼拔出,让他们在无间地狱中受苦,那里有煮沸的油锅和燃烧的床,还有杵臼捣碎的酷刑。
一旦进入地狱就无法出来,进去的人已经不少。不仅普通人会受苦,连王也会被骗入地狱受苦。
后来,无忧王皈依佛教,推行和平政策,不再无休止地杀戮,而是无休止地施舍。他取出八万四千佛舍利,建造了八万四千座佛塔。
一夜之间,他驱使鬼神为他工作,将佛塔分布在人间世界。九十六千亿黄金,也不如当时那一掬沙子。
金器、银器和铜瓦,也不如最后的半诃摩药物。勒果摩登伽鸯崛摩,一念之间回向功德,就能成为阿罗汉。
福德可能不如国王多,如果不及时悔改,将会怎样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无忧王的故事,展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和转化的主题。无忧王从无厌杀到无厌施的转变,体现了佛教中的慈悲与救赎。诗中通过对比无忧王前后的行为,强调了悔改和行善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描绘了佛教中的地狱景象,以此警示人们不要作恶。整体上,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教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