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山绝顶望太湖
危阁耸层峦,松涛五月寒。太湖十万顷,斜浸碧阑干。
杯中映滵汩,槛外腾超忽。回光竞千鬣,穷岛迫一发。
青天不道向外生,白日如从此间没。三萍渐近三馀皇,便欲呼之汎渺茫。
纵然未入林屋去,且指包山寻故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危阁:高耸的楼阁。
- 层峦:连绵不断的山峰。
- 滵汩(mì gǔ):水流急速的样子。
- 超忽:遥远而模糊。
- 千鬣:形容波涛汹涌,如同千条鬃毛。
- 穷岛:遥远的岛屿。
- 一发:形容极其细微。
- 三萍:指水面上的浮萍,这里比喻船只。
- 三馀皇:古代传说中的神船。
- 林屋:传说中的仙境。
- 包山:指太湖中的岛屿。
翻译
高耸的楼阁耸立在层峦叠嶂之上,五月的松涛声中带着寒意。太湖广阔无垠,仿佛斜斜地浸透了碧绿的栏杆。
杯中的酒映照出急速流动的水波,槛外是遥远而模糊的景色。回光返照中,波涛汹涌如同千条鬃毛,遥远的岛屿则细如一发。
青天似乎在这里向外延伸,白日仿佛从这里消失。三艘船只逐渐靠近,便想要呼唤它们驶向渺茫的水域。
即使未能进入传说中的仙境林屋,也要指向太湖中的岛屿,寻找故乡的方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站在道场山绝顶远眺太湖的壮阔景象。通过“危阁”、“层峦”、“太湖十万顷”等词语,展现了山水的辽阔与雄伟。诗中“滵汩”、“超忽”等生动描绘了水流的动态和远景的模糊,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结尾处的“三萍”、“三馀皇”、“林屋”、“包山”等词语,融入了神话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沉而富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