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钱功甫文学

钱郎嗜读书,巧若蜂采蜜。 发而为诗歌,诵者齿流溢。 余事乃临池,入品果能逸。 新篇左司价,小草素师笔。 三绝名总高,一贫筴安出。 扫叶煨地炉,不暖悬罄室。 汤药近戢身,晨昏长绕膝。 无心问月旦,有口从甲乙。 贻余游仙咏,白云为萧瑟。 晚合方自怜,况乃清狂疾。 胸际祖龙火,都焚惠施帙。 握中灵蛇珠,翻从象罔失。 分无英琼瑶,来美不酬一。 老余东山卧,勉尔西京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ì):特别爱好。
  • 临池:指书法。
  • 入品: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
  • 左司:古代官职名,此处指钱功甫的诗作。
  • 素师:指书法家,此处指钱功甫的书法。
  • 三绝:指诗、书、画三方面的才能。
  • (cè):策略,方法。
  • 悬罄室:形容家境贫寒,空无一物。
  • 戢身 (jí shēn):保养身体。
  • 月旦:指评论人物。
  • 甲乙:指次序或等级。
  • 游仙咏:指描写仙境或仙人的诗。
  •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此处形容诗的意境。
  • 晚合:晚年才得到赏识。
  • 清狂疾:指精神上的疾病,此处可能指钱功甫的某种精神状态。
  • 祖龙火:指秦始皇焚书之事。
  • 惠施帙 (zhì):指书籍。
  • 灵蛇珠:传说中的宝珠,比喻珍贵的才能。
  • 象罔:指无形无象的状态。
  • 英琼瑶:指珍贵的礼物。
  • 东山卧:指隐居。
  • 西京日:指长安的日子,比喻美好的时光。

翻译

钱郎特别爱好读书,他的技巧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巧妙。他的诗歌创作出来,读起来让人齿颊留香。他闲暇之余还擅长书法,其水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他的新诗作价值如同左司,书法则像素师一样精湛。他在诗、书、画三方面都有很高的名声,但家境却十分贫穷。他扫落叶来煨地炉,却无法温暖他那空无一物的家。他近来身体欠佳,需要汤药保养,早晚都在家人身边。他无心去评论人物,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事物。他送给我一首游仙诗,诗中白云飘渺,意境萧瑟。晚年才得到赏识,他自怜自艾,况且还有精神上的疾病。他心中的书籍如同被秦始皇焚烧一般,珍贵的才能却似乎从无形中失去。他没有得到珍贵的礼物,来赞美他的才华却得不到回报。我老了,隐居在东山,勉励你在长安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王世贞对钱功甫的赞美和同情。诗中,王世贞赞扬了钱功甫在文学和书法上的卓越才能,同时也表达了对钱功甫贫困生活和精神状态的同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蜂采蜜”、“左司价”、“素师笔”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钱功甫的艺术成就。同时,通过“悬罄室”、“戢身”、“清狂疾”等词语,深刻反映了钱功甫的生活困境和精神状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钱功甫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王世贞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