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杂兴

· 王洪
白马紫丝缰,吴钩百宝装。 悲歌回易水,射猎过辽阳。 白草胡沙迥,黄云汉塞长。 任教身作将,全胜世为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弯刀,以锋利著称。
  • 易水:河流名,在今河北省西部,战国时荆轲赴秦前在此地与燕太子丹告别,故有“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诗句。
  • 辽阳:地名,在今辽宁省,古代常作为边疆的代称。
  • 白草:指枯萎后呈白色的草。
  • 胡沙:指北方边疆的沙漠。
  • :远。
  • 黄云:指边塞之云,因沙尘多而呈黄色。
  • 汉塞:汉代的边塞,泛指边疆。
  • :将领。
  • :古代官名,指郎官,多为侍从官。

翻译

骑着白马,握着紫丝缰绳,手持锋利的吴钩,装饰着百宝。 在易水边悲歌,如同荆轲的壮志,在辽阳之地射猎,展现英勇。 白草覆盖的胡沙之地遥远,黄云笼罩的汉塞边疆漫长。 宁愿身任将领,驰骋沙场,胜过在朝中做一名侍从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英勇的武士形象,通过“白马紫丝缰,吴钩百宝装”展现了其装备的华丽与武艺的高强。诗中“悲歌回易水,射猎过辽阳”借用了荆轲的典故,表达了武士的豪情壮志。后两句“白草胡沙迥,黄云汉塞长”则通过边塞景象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武士的边疆情怀。最后两句“任教身作将,全胜世为郎”直抒胸臆,表达了武士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在朝中做一名闲官的豪迈情怀。

王洪

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 3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