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谷八咏榕阴夜月

道人性适真,茅斋卧空碧。 种桃岁月深,染遍青山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环谷八咏:环谷,地名,八咏指的是八首诗,每首诗咏环谷的某一景色或事物。
  • 榕阴夜月:榕树下的夜晚月光。
  • 道人:指修道之人,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他的朋友。
  • 性适真:性情适应自然,真指自然之道。
  • 茅斋:用茅草搭建的书房或住所。
  • 种桃:种植桃树。
  • 染遍:覆盖,遍布。

翻译

修道之人性情适应自然,住在用茅草搭建的书房中,四周是空旷的碧绿。 种植的桃树年岁已久,它们的绿意已经遍布了周围的青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心境。诗中,“道人性适真”一句,直接表达了修道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他的性情与自然之道相适应,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茅斋卧空碧”则进一步以具象的场景来描绘这种生活状态,茅斋四周空旷,碧绿的自然景色环绕,给人以宁静、清幽之感。后两句“种桃岁月深,染遍青山色”通过桃树的种植和生长,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修道者与自然长期相伴,其生活已经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