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答王岱麓

长公文誉动名流,一卧沧江白发秋。 姓字尽教魑魅识,雪鸿那向海山求。 空传玉宇寒相映,正忆金莲夜欲浮。 会见汉庭归召近,奇才千古更谁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公:对年长者的尊称。
  • 文誉:文学声誉。
  • 动名流:影响知名人士。
  • 一卧沧江:指隐居或长期居住在江边。
  • 白发秋:形容年老。
  • 姓字:姓名。
  • 尽教魑魅识:让山林中的鬼怪都认识,比喻名声远扬。
  • 雪鸿: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 海山求:指追求高远的目标。
  • 玉宇:指天空或宫殿。
  • 金莲:指灯火或华美的物品。
  • 夜欲浮:形容夜晚灯火辉煌,如同漂浮。
  • 汉庭:指朝廷。
  • 归召近:指被召回朝廷的日子不远。
  • 奇才:非凡的才能。
  • 千古:形容时间长久。
  • 更谁俦:还有谁能相比。

翻译

长公的文学声誉影响了众多知名人士,他隐居在江边,白发苍苍,如同秋天的景象。他的名声让山林中的鬼怪都认识,而他追求的高洁目标如同雪中的鸿雁,不向海山寻求。天空中的寒意与玉宇相映,我们正回忆着夜晚金莲灯火辉煌的景象,仿佛漂浮在夜空。我们期待着长公被朝廷召回的日子不远了,他的非凡才能在千古之中,还有谁能与之相比呢?

赏析

这首诗是对王岱麓的赞誉之作,通过描绘长公的文学成就、隐居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其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的敬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沧江”、“白发秋”、“雪鸿”等,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艺术氛围。结尾的“奇才千古更谁俦”更是对长公才能的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对长公的无限敬仰之情。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