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中十咏睡起

新畬足稻香,迂懒得先尝。 万夫勤一粒,百井忆同乡。 旱气今逾甚,晚苗安可常。 兵戈群盗日,见尔益怆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畬(yú):新开垦的田地。
  • 足稻香:稻谷成熟,香气四溢。
  • 迂懒:懒散,不勤快。
  • 先尝:首先享受收获的果实。
  • 万夫:众多的人。
  • 勤一粒:辛勤耕作,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
  • 百井:指众多的人家或村落。
  • 忆同乡:怀念同乡的人。
  • 旱气:干旱的气候。
  • 晚苗:晚种的庄稼。
  • 安可常:怎能长久。
  • 兵戈:战争。
  • 群盗:盗贼。
  • 益怆惶:更加感到悲伤和惶恐。

翻译

新开垦的田地里稻谷香气四溢,我这懒散之人却得以率先品尝。众多辛勤耕作的人们,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怀念着同乡的每一个人。干旱的气候如今更加严重,晚种的庄稼怎能长久?战争和盗贼横行的日子里,看到你们,我更加感到悲伤和惶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田园景象,通过对新畬稻香的描述,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和对丰收的期待。诗中“万夫勤一粒,百井忆同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家乡的思念。后两句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旱灾和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使得原本应是收获喜悦的时刻,却充满了忧虑和惶恐。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