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家会稽狮山傍因以狮屏自号其游吴也诸生多从受经魏子请余赋之
会稽有狮山,之子庐其岫。
生平富经术,所至必教授。
精言散不乱,雄气摄群斗。
坛专师利座,义夺法王吼。
雾豹奚足言,云龙终有遘。
何必拥皋比,诸生群且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会稽: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
- 狮山:山名,位于会稽。
- 岫(xiù):山洞,这里指山中的居所。
- 经术:指经学,即儒家经典的研究。
- 教授:传授知识。
- 精言:精辟的言论。
- 雄气:雄壮的气概。
- 摄:震慑,控制。
- 坛专:坛,讲坛;专,专一,这里指专心讲学。
- 师利座:师利,即文殊师利,佛教中的智慧菩萨;座,座位,这里指讲学的座位。
- 义夺:义,道理;夺,压倒,这里指道理压倒一切。
- 法王吼:法王,佛教中指佛陀;吼,吼叫,这里指讲学的声音。
- 雾豹:比喻隐居的贤士。
- 云龙:比喻杰出的人物。
- 遘(gòu):相遇。
- 皋比(gāo bǐ):虎皮,这里指讲学的座位。
- 诸生:学生们。
翻译
在会稽有一座狮山,这位先生就住在山中的洞穴里。他一生致力于经学的研究,每到一处都必定传授知识。他的言论精辟而不杂乱,雄壮的气概能够震慑众人。他在讲坛上专心致志,如同文殊师利菩萨的座位,他的道理压倒了佛陀的吼声。那些隐居的贤士又算得了什么,云龙般的杰出人物终会相遇。何必一定要坐在虎皮座位上,学生们自然会群集而来。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一位在会稽狮山隐居的经学教授。诗中,“精言散不乱,雄气摄群斗”描绘了教授讲学的风采,其言论精辟、气概雄壮,能够震慑众人。后句以“坛专师利座,义夺法王吼”比喻教授的讲学地位和影响力,将其比作文殊师利菩萨,其道理压倒一切。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教授的敬仰,认为他无需外在的标志,学生们自然会因其学识和魅力而聚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学问和教育者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