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松墟上人

阿兰小结长松边,松风吹鼎茶浪圆。 朝签药裹时废食,夜诵莲经恒不眠。 并刀筑顶碧香发,双瞳剪破面裁月。 听将半偈了自知,会取西来向谁说。 鹔鹴贳酒春相过,生公石上好隗俄。 莫言陶令生耽醉,自是禅机醉里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阿兰:指松墟上人的居所。
  • 鼎茶:煮茶的器具。
  • 药裹:药包,指上人常备的药物。
  • 莲经:指佛教经典《妙法莲华经》。
  • 并刀:并州出产的刀,这里指剃刀。
  • 筑顶:指剃发,出家为僧的仪式。
  • 碧香:指剃发后涂的香膏。
  • 双瞳:双眼。
  • 裁月:形容面容清秀如月。
  • 半偈:半句佛经,这里指佛法的精髓。
  • 了自知:自己明白。
  • 西来:指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 鹔鹴:传说中的鸟名,这里可能指美酒。
  • 贳酒:赊酒。
  • 生公石:传说中生公讲经的地方。
  • 隗俄:形容山势高峻。
  • 陶令: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 耽醉:沉醉。

翻译

在长松边的小结阿兰,松风轻拂着煮茶的鼎,茶水如浪般圆润。 早晨忙着签收药包,时常忘记进食,夜晚诵读莲经,常常彻夜不眠。 用并州刀剃去头顶的发,涂上碧香的膏,双眼如剪刀般锐利,面容清秀如裁剪的月亮。 听闻半句佛经便自知其意,领悟了西来佛教的真谛,却不知向谁诉说。 春天时,用鹔鹴鸟名般的美酒赊来相聚,在生公石上畅谈,山势高峻,好不壮观。 不要说陶令生来就沉醉于酒,自然是因为禅机中蕴含的醉意更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松墟上人清修的生活场景,通过“松风”、“鼎茶”、“药裹”、“莲经”等意象,展现了上人淡泊名利、专心修行的形象。诗中“双瞳剪破面裁月”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上人的面容清秀,富有诗意。结尾处提到陶令的沉醉,实则是对上人禅修境界的赞美,表达了禅修中蕴含的深邃与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松墟上人修行生活的敬仰与向往。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