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甫大仆有弟常甫宾甫渐甫俱能文章以友爱闻而孝甫多宦游不时聚首因名其斋前之池曰看云而乞余短歌纪之
有云不驻梁公马,有池不洗右军墨。有池但作谢家梦,有云长歌杜陵忆。
君言三弟俱好文,映日补天成五色。纵令行雨少时会,任是飘风散不得。
但使埙篪吹遏空,何必要江东日暮寻李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公马:指梁武帝萧衍的马,这里比喻高官显贵。
- 右军墨:指王羲之的墨迹,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这里比喻文人的才华。
- 谢家梦:指谢安家族的梦想,谢安是东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这里比喻文人的理想。
- 杜陵忆:指杜甫的回忆,杜甫曾自称“杜陵野老”,这里比喻诗人的情怀。
-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埙为陶制,篪为竹制,这里比喻兄弟间的和谐。
- 江东日暮寻李白:指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里比喻远行寻友。
翻译
有云不肯停留在梁武帝的马旁,有池不愿洗去右军将军的墨迹。有池只愿成为谢家的梦想,有云常吟唱杜甫的回忆。 你说你的三个弟弟都擅长文学,他们的才华如同日光照耀、补天之石般五彩斑斓。即使偶尔像云雨般相聚,任凭风吹也散不开这份情谊。 只要兄弟间能吹奏出和谐的埙篪之音,又何必非要像江东日暮时寻找李白那样远行寻友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云和池的比喻,赞美了李孝甫及其三位弟弟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兄弟情谊。诗中“梁公马”、“右军墨”等典故的运用,既显示了作者的博学,也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后文以“埙篪”比喻兄弟和谐,表达了即使不常相聚,兄弟间的情谊也坚不可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家庭和睦、才华横溢的赞美之情。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送沈纯甫尚宝北上 》 —— [ 明 ] 王世贞
- 《 钜鹿公主歌 》 —— [ 明 ] 王世贞
- 《 追大司马吴丈及之俄而告别有感 》 —— [ 明 ] 王世贞
- 《 由阴径而下至振衣渡又名却女津 》 —— [ 明 ] 王世贞
- 《 咏物体六十六首梅花 》 —— [ 明 ] 王世贞
- 《 弇园杂咏十六首梵王桥 》 —— [ 明 ] 王世贞
- 《 汉郊祀歌二十首练时日 》 —— [ 明 ] 王世贞
- 《 拟古七十首李都尉陵从军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