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五十时其子乡进士昌期与余善
沈君不作黄头郎,行年五十鬓未苍。有子器业如东阳,贤书姓名标大桁。
归来拜进南山觞,守令羔雁罗中堂。里门大旗当风扬,摐金伐鼓奏丝簧。
客称既醉主未央,但令玉液盈银缸,明年之乐不可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头郎:古代指船夫,这里比喻沈君没有从事低贱的职业。
- 器业:才能和事业。
- 东阳:地名,这里指沈君之子昌期的才能和事业堪比东阳的贤人。
- 贤书:指科举考试的录取名单。
- 大桁:大梁,比喻重要的位置。
- 羔雁:小羊和雁,古代用作礼物,这里指守令送来的礼物。
- 摐金伐鼓:敲打金属和鼓,形容宴会的热闹场面。
- 丝簧:丝竹乐器,泛指音乐。
- 未央:未尽,未完。
- 玉液:美酒。
- 银缸:银制的酒器。
- 方:比拟。
翻译
沈君没有成为船夫,五十岁时鬓发尚未斑白。他有一个儿子,才华横溢如同东阳的贤人,名字高悬在科举录取的大梁上。 儿子归来,向父亲敬献南山的美酒,守令送来的礼物摆满了中堂。里门的大旗在风中飘扬,敲打金属和鼓声,演奏着丝竹音乐。 客人表示已经醉了,主人却还未尽兴,只让美酒盈满银制的酒器,明年的欢乐将无法比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沈君五十岁寿辰的喜庆场景,通过对其子昌期才华的赞美,展现了家族的荣耀和欢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黄头郎”、“东阳”、“大桁”等,既表达了沈君的高尚品格,也突出了其子的非凡成就。结尾的“明年之乐不可方”预示着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对未来的乐观和期待。